餐饮行业如何解决寒冬里的用工荒

2017-04-20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餐饮行业都会迎来用工荒,随着中国人口的红利开始逐年消退,大量的餐厅会因为人手不够而导致关门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勤行性质,劳动强度很大,尽管在最能赚钱的时节,招人与留人都是很困难的,这样看来,没有人,又怎样创造利润呢?
  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经济大环境的转型完成,留给自己的必定是死路一条。说到底,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行业实现自我转型的关键便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机器人餐厅靠不靠谱?针对用人压力,采用机器人来替代真人运营餐厅,无疑是最能“绝后患”的方案。管理机器人肯定比管理真实员工要简单的多,毕竟没有感情或思想,哪里会产生沟通或服从上的摩擦与矛盾?而且一台餐饮机器人的价格也不贵,大致在3到6万元之间,每台使用寿命还能在10年以上,一次充电就可以工作8小时。算下来,每台机器人的月使用成本费用仅1000多元,费用管理比起服务员的支付费用少了两三成。简直不要太划算!既然如此,为什么餐饮行业却未有大的举动呢?事实上,肯定有餐厅身先士卒,抢先试水过,可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如果只采用半人半机器的经营模式,机器人简直成为了“累赘”,不仅太过依赖真人的辅助,而且只能按照固定轨道行进,不懂“随机应变”,很是笨拙。
  如果采用全智能,也就是无人餐厅的模式,当前比较成熟的就是客人自己点餐和取餐。靠谱不?最开始相当火爆,可也只维持了不到一年。这正是国内某家智能餐厅品牌的真实写照,年初还在大放光彩,年中便光速陨落。发明机器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让人类继续“懒”下去啊。员工可以工作更轻松,顾客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好嘛,机器人一参与,员工还要兼顾,肯定就更忙了;让顾客自己去拿餐,一次还能图个新鲜,次数一多就再也不会有然后了。机器人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任何的变革或转型,都不能违背人性。当机器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时候,太过超前的智能餐厅对促进行业转型的作用必定微乎其微。
  SaaS是否适用于餐企?与“釜底抽薪”般的机器人餐厅相比,SaaS的出现可谓是正当时。根据钛媒体研究院项目调研,2016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将达375.6亿、相比2015年增长了86.68%。SaaS软件为什么会如此风生水起?许多人认为,它满足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访问的需求,并且能够使用户以更低的采购风险,更低的投入得到更灵活的业务响应能力,大幅降低用户的隐性开支。其实这些优点,也只是移动互联技术的最基本功用,不值得夸耀。而值得一提却应该是其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这与传统软件的一般以物或钱为流转的设计理念有很大进步,毕竟组织效率的提升将会直接带来费用管理利润的提升。尤其对餐饮行业来说,人员质素(包含技能)本就不高,想要实现较高劳效,除了软件的辅助,更关键的还是要培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在传统餐饮软件领域,能够建立技术壁垒的软件,也是围绕系统本身,帮助企业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即便供应商不在,员工也能保持(培训过后的)较高水准工作。事实更是证明,这样的餐厅人员流失率从未超过警戒线。毕竟除了丰厚的物质报酬外,每位员工都期望自己能够得到锻炼,有所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SaaS虽然是以人为出发点,可目前大都是通用型,也就是适用于所有行业或企业。这样的软件能解决的问题肯定有限,仍然在过分依赖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技术。好在,开发商们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找准行业,准备垂直细分。但鲜有人会选择垂直细分餐饮行业,因为真正了解餐饮的人,显然知道只提升工作本身的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也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核心,通过行业相关资讯分享,企业管理费用管理咨询通道的建立,企业内训方案库的创建及行业人才推荐等多维度地构建餐饮行业生态链(环境)。其实就是构建一个集工作、资讯、培训、咨询、人才五大频道为一体的中国餐饮行业核心资源整合平台。
  这样的软件显然不是SaaS,而是以企业级应用为入口,先解决企业内部有关工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企业内训落地,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上百种工作场景,以及企业内部生态管理环境的构建等,然后再嫁接资讯、培训、咨询、人才四大频道,由企业至行业全方位地提升人员质素,建立人才孵化机制,从而为行业搭建“以人为本”的核心资源整合平台。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如何在根源上解决餐饮行业对外不好招人,对内不好留人的问题,让从业者发自内心的去喜欢上餐饮行业并且加入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