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在民营企业的运营中应当如何进行

2019-11-29
预算管理本就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运营发展,相对来说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也是具有一些优势的。那么预算管理在民营企业的运营中应当如何进行呢?
事实上,关于民营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优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促使民营企业管理者改变经营管理理念。而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系统可能就是加强民营企业管理的捷径。从做好预算控制入手,进而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起内控制度,从而逐步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理性且有秩序的,能让企业正常运行。二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其职能部门设置简单,业务流程简单,管理基础薄弱。因此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制定推行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推行预算控制制度,也相对较容易,只要企业管理者思维够进步,对效益的渴求够强烈。
民营企业预算控制的内容应该涵盖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算编制的决策权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而预算制定的程序步骤如下:
(1)对企业管理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2)设计、调整企业职能组织机构。
(3)建立责任中心制度。
(4)确定年度经营和营销目标。好的预算出自明确的经营和市场计划,因为计划确立了当年的营销目标。预算就是这个目标在财务上的表现形式,它们体现出目标的现实可行性。
(5)向各责任中心分解分配目标,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联收入的境界。
(6)各责任中心上报本中心的预算。
(7)预算编委会汇总审查预算,并做出统筹安排,对不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目标的上报预算进行调整,形成预算草案。
(8)向各责任中心下达预算草案。
(9)各责任中心再研究预算草案,确定各自的预算后上报。
(10)预算编委会审定预算。
以上就是民营企业中预算编定要注意的内容了,只有对这些方面做了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