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应该做哪些研究?

2018-06-20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非常的迅速,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之中我们的生活一定方便了很多,比如我们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app来进行的,比如出现的一些报销软件和报销系统,支持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专业化分工的思想。他认为分工能使社会整体的劳动效率提高,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进一步提出了规模效应。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可以降低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和综合成本,产量越大,利润越大,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财务共享中心就是通过规模经济的模式,集中处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分统一的业务流程,通过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办公场所和设备的统筹利用,统一整合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的繁杂重复的辅助任务。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的丰田公司诞生了精益思想,即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等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产出,为客户提供最新的产品和更加及时的服务。在精益思想的要求下,财务管理人员要重新思考财务流程,消除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立即去掉的步骤,从而用优化的管理和流程模式来创造相当的价值。扁平化,是支持财务共享的又一理论基础。扁平化是指尽可能地简化组织结构的中间层次,使任务下达、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效率提高,从而保证上层的决策与管理更加快速有效地被下游执行,使企业整体组织变得灵活、敏捷、高效。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等方式加速了信息在上下游或同层中的传递,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这无疑起到了使组织尽可能扁平化的功效。

  

财务共享服务在实践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以节约成本和扩大规模为其主要特征。这一阶段的主要形式为大型会计流水线作业,财务共享服务也被动地集中于低端服务领域,通过流水线式的集中化生产以提高财务共享效率。这一阶段虽然实现了成本的节约和运作经验的获得,但在根本上无法有效控制财务共享的服务质量和共享中心内部的人事管理。而且降低成本的动机导致了财务人员的自愿离职率和非自愿离职率大幅上升,无法保证优秀人才和工作经验的延续。针对第一阶段因过度强调降低成本而带来的低质量服务和高离职率问题,第二阶段的财务共享服务进行了改进。这一阶段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立统一庞大的“会计工厂”,而是开始转向“财务咨询中心”和“战略支持中心”,采用内部市场化机制强化业务质量管理,注重财务人员的培养并引入新的IT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和公司整体战略的结合更加密切,因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

  

任何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任何的产品都有自己优势和缺点,相信大家都是同意这样的道理的,那么对于移动OA和移动报销也不例外,通过以上的文章中的介绍经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移动OA和移动报销各有千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共享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从最开始的实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逐步发展为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混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多种模式。实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将企业内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财务人员集中到一个地点。同时,为了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好地运作,需要对集团进行财务流程再造。而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服务功能和机构进行连接,在信息平台上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地运行。每一种组织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表1所示),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