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怎么做?如何实施?

2020-08-13
降本增效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节能降耗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降本增效作为一种提高办公效率的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精神和企业共识。
系统而言,降本增效其实是指降低成本、费用,提升人效和管理效率,是向内盈利、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做到降本增效呢?
一、解读国家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找准航向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于2019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全年超过2万亿元规模的降成本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通知》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系列减税降费、扩大金融支持等降成本的措施,为企业减压、减负效果卓著。下一阶段,降电价、降物流费用等政策加快落地,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减税降费密集落地”“补短板强弱项”等热词都表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二、找准症结是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的关键
事实上,企业降本增效工作实施过程最容易遇到的难题大致上是可以概括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
1、流程不完善;
2、制度不支持;
3、监管不到位;
4、技术管理素质不匹配;
5、员工素质不高;
6、主管能力有限。
只有做到对以上难题的逐个击破,企业所实施的一系列方案才能最终落地。
三、突破传统思维,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诸多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生产方式。然而,依旧有许多传统企业囿于固有思想,未能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结合。
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传统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办公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转型升级。